航空模型發展曆史

直升機模型
中國是人類探索飛行奧秘最早的國家。
兩千多年前魯班用竹木模仿飛鳥 ,目睹了能夠飛行的木鳥,這是人類研製飛行器的第一次嚐試,也是航空模型的祖先。
之後,經過千年的努力,被美國國家航空和空間博物館稱為“最早的飛行器”的風箏,被英國和法國的航空先驅者們,用來探討旋翼原理的竹蜻蜓,采用輕於空氣的原理實現升空的孔明燈,以及具備火箭升空噴氣反應推力原理的流星,相繼在古老的中國出現,他們都是遠古時代的航空模型,其中包涵的飛行原理為載人飛行器的研製開辟了道路。
飛機模型是人類研製載人飛行器的重要手段,被英國、美國、德國等各自的國家譽為航空之父的現代飛機的奠基人們,無一例外地進行過各種模型飛機的實驗。飛機的發明人美國凱利.萊特兄弟,借助飛機模型進行過多次實驗並從中取得了理論和實踐的依據。
20世紀前期,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,交戰國紛紛將飛機用到了戰爭中,殘酷的戰火帶動了航空業的迅速發展。由於模型飛機對普及航空知識、培養航空人才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,美國、俄國、德國、日本等國家相繼出現了航空熱,並逐漸形成有組織有領導的群眾性航空模型運動。
1905年國際航空聯合會誕生,航空模型被列為其管轄的項目之一,隨之成為一項世界性運動。 航空模型一詞於1913年流傳到中國,首次出現在上海《東方雜誌》刊登的《飛行雛形製造》的文章中。中國較大規模的航空模型運動起步於40年代,1947年舉行了首屆航空模型比賽。1978年 10月中國加入國際航空聯合會,並開始參加世界錦標賽,從此,我國的航空模型運動正式走向世界。隨著我國航空事業的不斷發展,航空知識教育日趨受到國家的重視,1992年82萬青少年參加的首屆“飛向北京”全國青少年航空模型競賽,給航空模型運動的普及和發展增添了新的活力。
航空模型比賽類型

航空模型機構圖

小型客機模型
自由飛行類
模型種類:飛機、滑翔機、直升機、傘翼飛機 動力形式:彈射、手擲、牽引線、橡筋、活塞發動機、電動機、二氧化碳氣體 比賽場地:室內或室外開闊場地 比賽科目:留空時間、飛行距離、飛行高度、直線速度
線操縱類
動力形式:活塞發動機(電熱式、壓燃式)、脈動噴氣發動機、電動機等 控製方式:雙線或多線操縱 比賽場地:圓形飛行場地(直徑60米、瀝清或水泥地麵),空戰項目為草皮場地 比賽科目:競速、特技、小組競速、空戰、電動特技、甩動特技、風動特技 特技動作:包括平飛、爬升、俯衝、著陸、內外筋鬥、倒飛、橫豎8字等
無線電遙控類
模型種類:飛機、滑翔機、直升機 動力形式:電動機、活塞發動機、汽油發動機、渦輪噴氣發動機等 控製方式:無線電遙控 比賽場地:起降跑道一般為150m×20m瀝清跑麵 比賽科目:特級飛行、留空時間、封閉距離、封閉速度、繞標競速、定點空投等 特技動作:規定動作與自選動作
像真模型類
技術要求:按成功飛行過的航空器縮小比例製作(包括幾何尺寸,外表塗裝) 動力形式:活塞發動機、渦噴發動機等 控製方式:線操縱、無線電遙控 場地要求:線操縱為60米圓形平整地麵,遙控為150m×20m瀝清或水泥跑道(渦噴發動機為250m×20m跑道) 比賽方法:模型仿真度評分與飛行仿真評分
電動類
模型種類:飛機、滑翔機、直升機 動力形式:電動機(動力電源<42V) 控製方式:無線電遙控 比賽場地:150m×20m瀝清或水泥跑道、開闊地麵 比賽科目:特技動作、留空時間、封閉距離、封閉速度、繞標競速等
|